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服务 > 农业技术 > 种植业

羊肚菌外援营养袋技术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市食用菌站 2019-02-20 09:03 字号:

羊肚菌是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因其菌盖表面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羊肚菌是世界三大名贵食用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块菌(松露)之后,有“菌中皇后”的美誉。近年来,羊肚菌种植发展迅速,作为一项新产业,其种植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其中,羊肚菌种植三大技术支撑之一的外援营养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外援营养袋技术在羊肚菌栽培中的作用

多年来羊肚菌生产仅有美国在室内工厂化栽培过得成功,一直没有实现大田栽培,其主要原因是羊肚菌种植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突出,有时甚至出现绝收现象。直到四川省农林科学院采用了外援营养袋技术,羊肚菌种植产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我国羊肚菌大田栽培才开始起步。外援营养袋操作技术是羊肚菌种植中是否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基础。

外援营养袋形似栽培种培养袋, 作用是为菌丝补充营养促进形成大量原基和增加菌核数。外援营养袋的常用配方为:麦粒40%、谷壳30%、草粉20%、麸皮10%。

二、外援营养袋技术运用中常见问题及技术改进

1. 外援营养袋摆放时间和撤袋时间常见问题及技术改进

外援营养袋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为土壤中的羊肚菌菌丝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加菌丝数量,以利于形成更多的菌核,为羊肚菌的高产奠定基础。生产中往往出现摆放外援营养袋的时间过早或过迟。摆放时间过早,一方面羊肚菌菌丝还未充分伸展到地面,菌丝进入菌养袋时间延迟,为其他杂菌创造了条件,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外援营养袋;另一方面菌丝过早向外援营养袋中生长,影响菌丝在土壤层中扩展,地面上出菇范围小。摆放过迟又会影响羊肚菌菌丝营养的供养,土壤中菌丝易老化,同样影响菌核的形成。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条件有所差异,影响了菌丝生长速度,摆放外援营养袋时间要根据各地菌丝生长状况来定,原则上以土壤缝隙中的菌素已向上延伸到地表相齐时摆放较为适宜。

撤除外援营养袋的时间也同样影响羊肚菌的产量,过早或过迟都不利于高产。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撤袋时间过迟,一般在见到子实体原基大量形成时才进行撤袋。撤除营养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突然切断养分供给,以此刺激菌核发育成子实体现基,因此撤袋时间应掌握在菌核形成后期及极少部分子实体形成初期较为合理。当然,不撤除外援营养袋也有子实体现基形成,但数量会相应减少。生产中也存在着不撤营养袋的做法,此法既减少了切断养分刺激过程,同时也会影响摆放营养袋位置无法出菇。生产中观察到,在撤除外援营养袋处子实体相应较多,不撤除外援营养袋,则营养袋下由于缺氧一般难以形成子实体。

2. 外援营养袋破袋方法常见问题及技术改进

外援营养袋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于密封状态,摆放于大田时需要破口,以便于羊肚菌菌丝生长进入营养袋分解吸收养分。常规破口方法主要有钉板打眼法和刀具划线缝法,这两种方面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形成的开口小,羊肚菌菌丝钻入慢,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中菌丝的生长;二是容易感染杂菌,由于在开口的过程中,钉或刀都要接触到每一个外援营养袋的破口处,增大了感染几率,一旦受到杂菌感染,杂菌会大量在破口处繁殖封住破口,使羊肚菌菌丝无法钻入袋中吸收养分。外援营养袋破口时既要有一定大小的破口,同时又要减少破口工具与破口处的接触面积。采用撕口法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用刀尖在沿营养袋的横轴方向轻轻插入形成小的破口,用拇指与刀片夹住破口处的袋膜纵向横撕,形成长10-15cm,宽约1cm的条状口,将开口面接触地面并用力压,使之与地面紧密接触即可,此方法既减少了感染的几率,又有足够大的破口面以便于羊肚菌菌丝快速进入外援营养袋。

3. 外援营养袋摆放方法常见问题及技术改进

外援营养袋的摆放方法主要影响到养分供给的均匀性。摆放不合理则会造成养分供给不均匀,生产中常出现摆袋过稀或过密的原象,摆放过稀则造成养分供给不均匀,部分地面不出菇;过密则会增加投入成本,投产比效益相应降低。合理摆放外援营养袋既可均匀供给养分,又能降低成本。摆放外援营养袋要根据地面宽度来决定,总体原则是每个营养袋供应养分的范围是以袋为中心,以25cm为半径即能满足土壤中羊肚菌菌丝所需养分,采用恰当摆放方式使整个地面均能实现养分供给。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