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溪河畔的薄雾,永安市贡川镇集凤村村民老刘已经穿梭在自家的竹林鸡舍间。
老刘家中流转的30亩竹林,饲养着300多只贡鸡。白天,他在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上班,业余时间是古镇咖啡馆的“明星店主”。
“上海贡鸡订单又来了,工资、咖啡馆收入,再加上电商平台卖的土特产,去年全家收入翻着跟头涨。”老刘一边忙碌,一边笑着晃了晃手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贡川镇紧紧围绕“‘贡’品农业强镇、石墨特色小镇、文旅休闲名镇”目标定位,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民的日子越发红火起来。
农业强做足土特产文章
走进龙大村千亩脐橙基地,连绵起伏的果园,弥漫着阵阵清香,绿意盎然的枝叶间开始挂果。
好山好水出好品。龙大村富硒红橙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含糖高、耐储存,深受消费者青睐。
此前,因土质、光照等条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这几块山地长期闲置。镇里通过打造千亩脐橙基地,带动了20余户农户增加土地租金收入。
除了红橙,贡川镇还大力发展沃柑、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持续打响生态农业品牌。
山上瓜果喜人,田间一派忙碌。
“这次多亏了镇党委领办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让我们村又有了新的发展机会。”龙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治林说。
去年底,贡川镇党委探索创新“村合作社+镇属国企+专业团队+农户”四方共建模式,流转土地300亩,由龙大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实施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区等项目建设。
“镇里对接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实施‘优质稻—烟叶’轮作,预计可以带动村财增收25万元。”罗治林说。
眼下,烟叶已进入采收期,优质稻开始育苗。
近年来,贡川镇已完成粮油播种面积1.28万亩,蔬菜种植8406亩,贡鸡等家禽出栏超100万羽……做足土特产文章,更多“贡”字号品牌越擦越亮。
工业兴培育增收新引擎
一产更强,二产更优。
走进福建中塑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生物降解地膜、全生物降解包装袋等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地膜3个月后就会在地里自动分解,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既环保又节水、保温、保湿。”福建中塑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春水介绍。
今年,龙大村的烟叶种植基地,同样也采用了这种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对产品进行了示范推广。
目前,中塑祥生物订单已经排至年底,产品覆盖云南、宁夏等国内13个省份,出口加拿大、越南等国外市场,全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2亿元。
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发展。
昇鸿竹木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上游30多家配套企业,辐射竹林面积30多万亩,带动6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在205国道贡川段沿线,恒弘能源正在加快铺设蒸汽管道,争取为当地更多入园企业进行集中供热。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永安市中军钢构年产2万吨钢结构项目加快推进;玉海纸业年产8000吨仿瓷密胺印花纸项目扩大产能;龙燕年产2000吨魔芋制品生产项目建设提速;华电3.615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落地……随着一批新项目落地、投产,产业融合深度推进,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文旅旺激活发展新动能
旅游是古镇另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春日的贡川古镇,会清桥上游客络绎不绝,贡喜咖啡馆人头攒动。
“大家喜欢点杯咖啡,或聊聊天、拍拍照,还可以悠闲地欣赏沙溪河美景。”贡川镇贡喜咖啡馆负责人说。
古镇底蕴深厚,山水田园风光优美,让人流连忘返。今年踏青时节,贡喜咖啡馆就接待了永安及周边城市的团建活动超过100批次,总营业额突破11万元。
人气就是财气。会清桥旁,大儒幽居民宿负责人邓永建正忙着布置新客房。
“我看中了家乡的发展优势,政府的政策也很好,就翻新了自己家的老宅来发展民宿。”邓永建说,现在光游客和周边企业接待就让12间客房供不应求,今年春节假期生意更是火爆。
地处三永“腰部”,贡川区位优势明显,“文旅+”产业链持续延伸。
徜徉古镇,非遗体验馆、贡生斋、沿途生活馆等扑面而来,“古镇探秘”“围炉煮茶”“古镇簪花”“古镇婚礼”等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
良好生态,为农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
海拔1300多米的白岩下自然村观云基地,迎来了一批批摄影爱好者。贡川镇融合古镇文化与竹林生态,推出“一日古镇游”“两日生态游”等精品线路,带动片区5个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
利用栟榈山、沙溪生态水上优势,加快古镇文化、竹林生态和水上资源三大资源融合发展,打造新的旅游打卡点,千年古镇,贡川正展开多彩多姿的新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