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破袋、接种技术、菌种带杂菌、灭菌不够彻底、培养环境不当等原因,都会引起菌棒感染而导致的污染棒问题的发生,无论我们怎么小心,菌棒成品率很难达到100%。生产规模大了以后,感染的菌棒就会很多,处理好污染棒,减少菇农损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香菇生产多年经验,要处理好污染棒应采取以下措施:
1.污染棒及时脱袋爆晒
污染棒脱袋晒干装袋放干燥处,天气潮湿,定期的多晒几次,剥掉的外袋及时烧掉,避免感染源的蔓延,特别要注意感染链孢霉的菌棒及时移除烧毁。
2.控制添加坏棒料比例
重新制作香菇菌包时,污染棒晒干后的旧料,应该控制在20%以内,如果放的过多,将会影响香菇的产量,甚至导致菌棒感染的危险。
3.用石灰调节ph值
污染棒原料呈酸性,所以必须用2%的石灰进行搅拌调节。除此之外,石灰还能抑制很多霉菌的生长,一举两得。
4.增加灭菌时间
晒干后的旧料,含有大量的杂菌,如果灭菌不到位,那么重新做出来的菌棒照样污染严重。而且这些杂菌很难灭杀,所以在高温灭菌的时候,要延长灭菌时间,一般需要延长3—5小时。
5.推广栽培平菇、大球盖菇等食用菌品种
污染棒原料要重新种植食用菌,大部分先用2%的石灰进行搅拌调节再使用,建议污染棒原料改栽培平菇,主要原因是平菇在适宜温度下,菌丝生长强、吃料快,容易超越杂菌。(永安市农业农村局 钟祝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