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门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3-03-30 11:07

  春分过后,万象“耕”新。农场有“智慧”、乡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在三明广袤的土地上,沃野田畴光景一新。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重要部署要求,近年来,我市聚焦“数字”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聚焦“质量”补齐设施短板、聚焦“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全力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如今,山水如画的三明美丽乡村间,农民正搭上“数智”顺风车,成就别样“春耕图”。

  数字农业为产业发展接入“中枢”

  3月27日,建宁县里心镇上黎村明一国际天籁5G网络智慧牧场里,“云养牛”的画面在此定格。

  “我们的每一头奶牛身上都携带着智能项圈。”说话间,牧场场长叶小忠轻轻地在电脑上点了一下,通过智能项圈,奶牛的品种、产地、产奶量等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牧场还采用转盘式全自动挤奶设备,大大提高了挤奶效率,同时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电子监控,可以24小时观察奶牛的生活景象。”叶小忠介绍,牧场“数智”赋能,实现了鲜奶采集到智能化工厂生产的零间隔,也进一步奠定了牧场在建宁构建生态养殖、智能制造、绿色观光融合发展高山生态全产业链的基石。

  高质量发展数字化生态全产业链,成为明一国际领跑乳业赛道的关键优势。“数智”赋能,久久为功。数字农业为产业发展接入“中枢”的故事在三明大地持续上演,精彩纷呈——清流县和丰瑞生态蛋鸡养殖基地采用现代化蛋鸡养殖模式,实现喂料、鸡蛋收集、通风、清粪等系统全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第一个以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阳光壹加壹(福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大田美人茶”等农特产品品牌,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产销平台……

  聚焦“数字”,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我市结出硕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6个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63家市级以上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166个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部实现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上市销售产品赋码出证率均达100%。

  补齐短板为乡村建设装上“云脑”

  远望,青山巍巍。近观,碧水悠悠。这是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映入游人眼中的画面。而今,把绿色梦想扎根于眼前的生态福地,福建常口分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辉,带领团队发展“清语橙”柑橘种植产业。坐拥优质生态,徐良辉更是聚焦产品“质量”,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化的“翅膀”。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企业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从种植端开始,我们基地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追溯系统与数据操作中心,并形成了线下超市销售绿色直通车,线上‘互联网+销售’、可视化果树认养平台、直播带货等多种销售模式。”徐良辉介绍,“清语橙”产品已取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目前,基地生产的产品已在企业小程序、抖音平台及各大商超上架,产品附带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扫码就能查询溯源信息,品质一目了然,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将乐“清语橙”以数字化为“金钥匙”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仅是我市聚焦“质量”,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短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从信息、生产、电商、农技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农业信息化服务,2022年,全市共受理各类咨询23063次,挽回经济损失1174.54万元,新增经济效益976.26万元。同时,完善乡村基础信息设施,着力提升益农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覆盖,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成益农信息社1598个,累计开展便民服务65.57万人次,全市1755个行政村区域实现4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

  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增添“智慧”

  加快数字乡村发展,应着力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这一点在大田县吴山镇阳春村得到了很好印证。

  “我们利用互联网、云计算、远程音视频互动等技术,建立了完善的远程医疗机制及平台,实现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诊疗服务。”阳春村党支部书记林乐坚说。

  从福建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退休回乡后,林乐坚凭借多年网安工作经验,带领村党支部以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治理为抓手,通过搭建“数字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智慧消防、智慧养老院、智慧幼儿园、智慧医疗等智慧应用,打造智慧村庄,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为村民提供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应用。

  行政便民一体机、远程医疗、人像采集分析……如今阳春村村民已习惯了各种数字化智能科技服务,幸福感大大提升。

  “互联网+N”的成功探索,让“数字阳春”成了阳春村一张亮丽的名片。数字“明星村”的辐射效应也在持续放大。

  尤溪半山村打造微网格治理综合平台、永安霞鹤村立项乡村振兴产业互联网平台、三元米洋村推进“村村响”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随着一个又一个数字乡村示范试点的涌现,数字技术正不断为我市乡村治理增添“智慧”。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在农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加工增值、乡村功能释放等方面发挥数字赋能作用,用数字技术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科科长汤茂松表示。

  新征程里,我市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乘“数”而上,用“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