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主题日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活动上,农业农村部授牌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三明市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为全国第三批9个设区市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并参观福建三明展厅,品尝了尤溪红茶和泰宁岩茶。三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郑剑波出席活动。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活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严格对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标准,按照整市推进原则,着力补短板、防风险、强监管、守底线,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8年以来,全市辖区内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从2018年的83.88%提高至2022年的94.26%,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逐年提升。
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三明市创新提升“1333”工作机制,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建强“1”支队伍。在加强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队伍建设,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以部分县域为试点,探索建立信息化网格管理的示范样板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二是压实“3”大责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充分发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领导小组协调督促职能,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巡查检查,压紧压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主体责任,有效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三是创新“3”种模式。通过推进药肥双控,完善可视化监管平台,强化智慧监管手段,着力推动“绿色监管、阳光监管、智慧监管”三大农安监管模式落地落实,构筑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可追溯监管体系。四是提升“3”项机制。用好最新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着力提升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和预警应急处置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下一步,三明市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典型,充分发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在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全市农业生产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守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