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济世,上青有礼
来源:华侨大学 时间:2024-08-07 16:01

  团队:“经上青”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指导老师:王景河、黄丹婷、陈毅超

实践背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对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号召,旨在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上青”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近期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概况

  泰宁县,取“泰和祥宁”之意,1983年始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曾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称,是一座古韵犹存的名城。其作为福建省的重点扶贫开发工作县之一,实践团旨在通过此次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泰宁县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华侨大学“经上青”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希望通过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以“助农、电商、文旅”为关键词,运用专业知识,深入了解魅力泰宁,贯彻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实践过程

  一、寻访泰宁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会

  为了解农业政策与现状、获取专业指导与支持,促进产学研结合,实践团走访了三明市农业农村局,与综合科、发展规划科、乡村产业发展科、乡村振兴综合协调科、信息站、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多位科站长展开座谈会。邓科长为我们介绍了三明市目前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三明市新五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基本情况。惠民的助农办法、积极的企业扶持、靓丽的品牌打造,三明市别具一格的农业政策,让它不仅成为全省的“米袋子”,更是全国农业发展优势地区。最后,各科站长对实践团队寄予殷切期盼,希望年轻人们敢为敢做,善始善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扎根三明市土壤,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与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会)

上青乡座谈会

  次日,实践团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现状,由上青乡宣传委员戴磊、村干部吴重阳接见实践团,与实践团成员展开座谈会。委员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青年学生与农村联系的重要纽带,得到了乡政府高度重视。希望实践团在实践中能够有所收获,切实为农村想好点子,找好路子,共同推进上青乡乡村建设。

(图为上青乡宣传委员戴磊为实践团讲解)

金融反诈宣传

  上青乡常住人口有11400余人,其中,有六成以上都是老年村民。人口老龄化严重,对金融骗局的辨别能力薄弱,反诈宣传势在必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上青乡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实践团配合当地政府加强金融安全教育以提高村民的风险防范意识。来自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实践团成员搜集了大量的金融反诈骗资料,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文学院的实践团成员合作设计了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和口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反诈骗宣讲活动。经金青年运用自身优势,让理论变成实践,让知识服务于乡村振兴,推动了上青乡村民基本素质的提升,也促进了乡村知识扶贫工作开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防诈宣传)

兰坑茶厂参观与交流

  在泰宁县兰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引领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茶厂的内部构造,包括茶叶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和储存仓库等。通过现场观察和负责人详细的解说,直观地了解了泰宁岩茶从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到干燥的整个制作流程。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茶园所在的茶山,这里是茶叶生长的最佳地点之一。当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岩茶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让这里的岩茶品质卓越,香气浓郁。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也针对电商销售、品牌打造、包装设计等方面与负责人洽谈合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助力了泰宁岩茶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上青乡农业产业升级、文化传播和社区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茶山)

一条鲤鱼的故事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前往了红色文化展示馆,深入了解了“一条鲤鱼的故事”及其对当地产生的深远影响。1997年4月1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泰宁调研,当习近平同志乘坐的竹排行于上清溪时,一条鲤鱼突然跃上竹排,正好落在他的脚边。排工肖可文开玩笑说:“各位有口福咯,晚上可以加个菜。”习近平同志微笑不语,随即脱下套在脚上的塑料鞋套,两手将鲤鱼轻轻捧起,让鱼儿和着清水滑入袋中。待竹筏行至码头泊岸时,习近平同志双手一提一托,俯身让鱼儿顺着水势游入水中,目送它摆尾远去,并告诉同行人“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这个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泰宁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好生态带来好日子,这次的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治理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深刻感悟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意义。

(图为上青乡所获牌匾)

  二、寻访古迹

“云”旅游助力“city”文旅

  尚书第,又称“五福堂”,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天启年间,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明清园,福建省第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时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筑木雕艺术精品和家风家训为主的民间收藏大观园。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参观了这两处泰宁县人文古迹,在古老的建筑群里徜徉,跟随历史的足迹观看每一处细节,深深感受泰宁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家人们谁懂啊!“泰宁到底有谁在啊,这么‘city’!”队员们借助短视频平台造势,开启线上“云旅游”直播,风趣的“主播”带着“电子伙伴”们一起领略魅力泰宁,还与网友们一起拓印“福”字,祈福许愿,在线观看人数500+,点赞超过3w,得到了强烈反馈。此次直播,扩大了泰宁文化旅游的知名程度,让更多人能够足不出户感受到泰宁的悠久历史,为旅游业发展助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尚书第合影)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明清园合影)

  三、电商助农

大金湖电商中心参观与直播体验

  实践团前往了大金湖电商中心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暖姑电商平台负责人肖绍轩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泰宁县在电商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大金湖电商中心是泰宁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基地之一,这里汇集了众多电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共同推动着当地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实践团通过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农村电商有重大突破,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产创收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泰宁县电商大楼)

  “上班上学路上的宝藏陪伴”、“关心女朋友的最佳单品”、“小小一颗甜过初恋”、“e人必备i人首选”......为深刻体会这一新技术、新模式,更好地助力农业发展,实践团成员们亲身体验助农直播,主要售卖“农家蒸薯”、“高山莲子银耳羹”、“杨梅蜜饯”、“小蔗红糖”四款产品。营造诙谐有趣的情景、运用新兴潮流的网络用语、学习直播话术、了解运营推送,实践队员们两两一组,纷纷化身电商主播,结合时事热梗,把直播“玩”出了新花样,累计卖出商品超过50件,在线观看人数近百人,收获过万点赞。通过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力量,实现了助农增收,用“流量”推动了泰宁县农产品发展,提高其农产品知名度与曝光度,让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发挥经济与金融学专业优势,为助农兴农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电商直播)

成员心得体会

  实践团成员马君婷说:”此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从泰宁县到上青乡,扎根土地,座谈会、反诈宣传、线上旅游、参观企业、直播带货,我们实践团运用自身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农民富裕,农村和谐,农业繁荣“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发挥自身所学,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以青年的力量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共同助力乡村的美好未来。“

  实践团队长谢海静说:”在三明市泰宁县的三下乡实践之旅中,我收获颇丰。与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展开的座谈会,让我深入了解了泰宁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规划;与泰宁县上青乡宣传委展开的座谈会,使我进一步明晰了当地在宣传工作方面的重点和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播;通过“云旅游”直播进行文旅宣传,我仿佛成为了泰宁美丽风光和深厚文化的代言人;与当地乡村企业家的深入交流,让我充分领略到了他们在艰辛创业道路上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参与助农直播,在镜头前,我努力为优质的农产品发声,期望能将这些绿色、天然的好物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整个实践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民的辛勤付出,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这次宝贵的实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怀揣着这份热情与责任,勇往直前,为泰宁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实践结语

  正如古语所说:“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的根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泰宁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农村电商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只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就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