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18-0400-2022-00014
- 备注/文号: 明农函〔2022〕15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3-29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答复类别:B类
市金融监管局:
《关于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第0100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正如代表所述,近年来,因为多方面原因,农业龙头企业在融资方面普遍存在融资成本高、贷款难、抵押难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农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政银企协作对接工作。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别与与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多个银行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农业企业拓展金融融资渠道搭建桥梁。推动成立市新农人协会,泉州银行三明分行、市国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新农人协会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创新推出“新农人贷”。仅2021年“新农人贷”投放贷款30笔,共计6063万元。今年1月24日,引导江山美人茶业公司在金服云平台申请第五期纾困专项贷款,意向贷款金额50万元,交通银行三明分行针对新农人群体推出“兴农e贷”产品,截至目前,今年共新增新农人贷款8笔764.67万元。
二是扎实推进融资平台常态化服务。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4号)要求,我市积极推进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逐步覆盖高素质农民、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含国有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直通车服务。截至2022年3月22日, 我市累计通过新型农业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申请贷款161笔, 申贷金额0.95亿元,核验通过119笔,核验通过率70.00%; 金融机构办结105笔,办结率88.00%; 实现授信14笔,授信率13.00%, 授信金额315万元,授信满足率55.00%; 平均贷款利率6.03%。
三是切实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服务机制,通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助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三明市育生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获评2021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40亿元,增长4.1%,净利润超50亿元,带动农户29.45万户。其中: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银耳年产量占全国10%左右,成为单体规模全国最大的银耳瓶栽工厂化企业;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规模的三氯蔗糖生产厂商之一,产销量占全球市场的25%左右。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吸取代表有关建议,切实履行部门职能,推动农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要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做好第五批融资“白名单”、纾困企业申报等各项工作。根据部署,扎实三明市绿色金融试验区建设,配合做好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激活绿色金融活水,盘活绿色产业要素,做活农业企业融资路径。
二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参与“3212”工程建设,相关项目资金向有实力带动效果明显的龙头企业倾斜。加强指导服务,引导企业规范运作,改善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今年新一轮市级龙头企业评审的有利时机,充分发现和挖掘近两年来的好企业,积极向省上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三要加强金融主体对接。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部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省乡村振兴贷等融资平台常态化运作,为农业企业畅通融资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与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引导新农人协会、海峡茶叶协会、早熟蜜桔协会等社团组织持续开展有效对接活动,进一步深化合作,继续推出适应龙头企业经营需求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加大对龙头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加强金融多方面支持。
领导署名:孟建河
联 系 人:陈 龙
联系电话:8222079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