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18-0400-2023-00004
  • 备注/文号: 明农函〔2023〕44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5-08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4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05-08 17:01

林发壮代表: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民种粮积极性及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在个税收减免的建议》(第0046 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台港澳办、市税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关于“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围绕农民增收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的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积极出台了各种惠农扶粮政策,持续增加农民政策性补贴收入。2022年中央和省级下达我市惠农扶粮资金共33078.22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8551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6509万元,规模种植双季稻补助资金37.77万元,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约束性任务目标奖励资金55.17万元,粮食生产大县奖励资金1000万元,水稻种植(制种)及玉米保险保费补贴3298.06万元,山垅田复垦复耕种粮资金900万元,大豆增产增效示范资金133.22万元,粮食产能区增加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资金2594万元。市级下达抛荒地复垦种粮补贴资金560万元,鼓励经营主体复垦抛荒耕地种粮。各县(市、区)结合实际也制定出台了多项惠农扶粮政策,提高农民政策性补贴改入。

2023年国家、省、市延续各项惠农扶粮政策,加大种粮补贴力度,截止4月底,国家和省级已下达我市资金22070.81万元。下一步,我局将督促指导县(市、区)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实施方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将政策落实落细。鼓励县(市、区)在原有惠农扶粮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再制定出台一批政策,确保扶持力度不降低,稳定农民收入,调动种粮积极性。

二、关于“加大对职业农民支持力度”的建议

2020年以来,我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共投入资金2235万元,依托农广校、农技推广部门、高校、涉农学校等培训机构,开展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现代农业机械操作等实用技术课程培训,完成培训30127人次,其中粮食和现代化农业机械(植保无人机、手扶拖垃机等)培训1508732人次,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全市已有4616人获得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和扶持,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新一代的生力军。

2023年我局将围绕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资金255万元的作用,培训8300人次,促进农民向职业能人转换,为推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三、关于“加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的建议

2013年省级出台设施农业补贴以来,全市申请省级/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约1.45亿元,相继在三元区中村、洋溪,将乐万安、宁化中沙、湖村,沙县区琅口柱元农业科技园,尤溪汤川、西城等建立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设施蔬菜(含小拱棚等简易设施)面积约3.3万亩,其中建设标准设施大棚面积近8000亩。全市在册规模养殖场80%以上为设施养殖,已建立156个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在种业建设和扶持方面,除了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外,清流的豆腐皮、宁化的河龙贡米、薏米获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5000万元资金支持,明溪的淮山、建宁县里心镇的黄花梨、将乐县万安镇的蔬菜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各500万元资金支持,泰宁县、沙县区列入武夷岩茶产业集群获得3800万元资金支持,尤溪县珍稀食用菌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等。

下一步,我市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用足用活省级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引导业主根据需求按标建设设施基地,引种适栽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建立更多适合我市设施农业生产的高效栽培技术与示范种植模式,提高效益,促进我市设施蔬菜健康发展。二是督促指导将乐县国家级农产品仓储物流试点县,清流县、建宁县省级农产品仓储物流试点县项目建设,完善农产品仓储物流智能化分等分级、包装清洗、移动货架、信息采集、物联网以及电力配套设备。三是完善设施养殖场配套自动喂料,自动温控,自动刮粪,污水处理设施。四是引导新型种粮主体按需建设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优势,扩大水稻育秧服务范围。五是围绕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等为载体,通过项目、政策,培育壮大项目区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粮油、果蔬、食用菌、林竹等各类产业发展。

四、关于“发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

2022年我市邀请台湾团队交流考察,累计共接待牛樟芝产业链项目考察团、人参何首乌种植项目考察团、台籍博士人才交流团、三明学院台籍博士专家团、台湾乡村规划设计考察团等由台湾专家、台湾青年组成的台湾农业考察团36210人次,其中来明台湾青年48人次。在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方面,三明学院现有台湾全职教师61人,其中有3人入选省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6人获聘省引进高层次BC类人才,都已按照人才层次享受相应待遇。现有上趣智业、跨界自造等11个台湾团队35名台胞为我市乡村提供驻村陪伴式服务。

今年,我市将依托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这项工作积极引进广大台企台胞和台湾人才,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台企台胞来我市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截止4月底已新引进15名台湾大学生到三元区岩前镇开展为期5个月的实习实训活动,参与我市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字[199420)有关规定,港澳台人士可比照外籍个人享受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语言训练费等津补贴免税政策,减免税政策制定机关一般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涉及其他免税规定的需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目前全省只有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对台湾居民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20%予以补贴。我市将积极向上级税务部门反映你的建议,在上级税务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更好服务于港澳台人才引进,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领导署名:李光明

联 系 人:吕 

联系电话:0598-8242035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358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