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18-0400-2023-00005
- 备注/文号: 明农函〔2023〕45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5-09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许少燕代表:
《关于探索构建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的建议》(第0114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一、摸清家底,建立资源台账。三明水稻、木薯等农作物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秸秆资源年产生量占全省的20%。通过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各县(市、区)逐步建立科学的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调查标准和方法,掌握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基础数据,为政府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支撑。2022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不含烟草)为106.8万吨,可收集量为88.75万吨,秸秆利用量为82.8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3.35%。
二、广泛发动,加强各类宣传。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各县(市、区)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秸秆收储企业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培训班对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进行培训,邀请相关专家面对面向农民和企业负责人对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宣讲,利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农业155信息网、微信开展新媒体宣传以及利用各种会议、横幅、标语、圩日、农忙时节开展实地宣传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较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
三、以点带面,推进综合利用。福建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以来,我市积极向上争取,2020、2021年尤溪、宁化列入重点县,2022年尤溪、大田列入重点县,占全省总试点数1/3以上,通过以点带面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其中尤溪县在梅仙镇蒋坂村、西城镇湆头村建立两个秸秆综合利用肥力对比试验实验点开展粉碎还田、深耕深翻试验和秸秆—紫云英(有机肥)协同还田技术定位试验,成效显著,获部、省肯定,大田县依托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实施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模式做法获省上肯定。
四、明确目标,深化政企合作。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几个方面工作,推动政企携手共建绿色发展双赢局面。一是加紧部门统筹协调合力,建立健全发改、农业、财政、环保、科技、金融、税收等部门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统筹研究解决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的问题,以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局面;二是加大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运作的形式,参与秸秆的收储,增加收储中心建设,并在规划、用地、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创造条件,拓宽秸秆的收储半径、加工半径、利用半径。形成“离地出田、进站进园”、“划片收贮、集中转运、规模利用”的秸秆收贮利用体系;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支撑,鼓励科研部门、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研发引进秸秆粉碎还田、净碎技术、碎腐还田等设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和应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成熟技术,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能力。
领导署名:李光明
联 系 人:张 韬
联系电话:0598-8223201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