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18-0400-2023-00015
- 备注/文号: 明农函〔2023〕52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5-18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朱励陵代表:
《关于加强农村耕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建议》(第0037 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推动乡村振兴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推进农村耕地集约化经营管理。
一、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
按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的方式、期限、价款和具体条件,由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受让方如有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情形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二、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鼓励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力度,推动农村耕地集约化经营。主要是围绕茶叶、畜禽、蔬菜、水果、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等乡村特色产业和粮食生产,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品牌特色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一村一品”专业村,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2个。
三、规范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分红
鼓励村集体领办或参股各类农民合作社,统筹村集体土地等资源资产作价入股,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项目,实行股份收益分红。目前,全市由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有314家,占全市总村数的18.1%,带动入股社员户均年增收1.4万元以上。如将乐县余坊乡以整治抛荒地为切入点,推动全乡9个村领办农民合作社,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烟叶+水稻制种”等特色产业,吸纳641户2160名村民土地入股3700余亩,为村集体创收160多万元,带动村民增收600多万元。
四、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工作
坚持以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抓技术、强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全市组织1.16万人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1.65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326期,受训人数1.61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市农技干部下乡现场指导1951人次、接受技术咨询3159人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专题培训班77期,受训人数453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抛荒地经营权流转有效机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对因无力耕种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可引导其采取转包、出租或入股的方式流转;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农户,村集体可按照法定程序收回并依法重新发包;对弃农经商或长期外出务工无法耕种导致抛荒的耕地,可通知抛荒农户限期复耕,不能按期复耕的可与集体签订协议,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管理和进行流转。同时,引导做好村集体农田集约化经营管理分红相关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指导。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有序推进农口干部下基层服务,继续组织农业技术干部开展春耕春播、夏收夏种、防灾减灾等科技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推进完成农业发展各项年度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市农村耕地集约化经营管理有关现状的关心,衷心希望您继续为我市“三农”有关工作建言献策。
领导署名:李光明
联 系 人:宋 毅
联系电话:8217795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