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链”出发展新活力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04-08 16:43

  春分时节,闽中山区薄雾如纱,笼罩着大田县屏山乡的万亩茶园。晨光熹微间,福建省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经理李鹏铭正通过手机APP,实时察看茶山及生产区的气象环境、土壤墒情和生长情况,屏幕上的曲线与山间缥缈的云雾,交织成一幅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画面。

  “以前,我们需要每天到现场去查看茶树情况,再安排人员进行采摘、除草等工作。”李鹏铭介绍,有了智慧农业数字茶园系统后,只要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就能随时掌握茶园情况,并根据系统反馈的数据安排管护工作,让茶园管理实现可视化、远程化。

  2021年,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茶叶种植领域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建设自动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中心、监测和预警系统等平台,打造“科技+茶旅融合+江山美人茶”的智慧农业数字茶园系统。“互联网+茶产业”模式的日渐成形,为企业降低了30%的人工成本。

  产业链的韧性与创新链的活力,在大田美人茶中同频共振。近年来,大田县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加快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茶园土壤检测、病虫害监测等生产环节。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先后聘请专家顾问22位、科技特派员13位,形成“顾问团队+茶叶专家+科技特派员+制茶能手”四级技术服务体系,让大田美人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同时,大田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推进茶农培训行动,聘请知名茶叶专家、制茶大师举办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

  2024年,全县共开展技术服务培训105次,服务4000余人次。

  “每次这些茶叶专家、制茶大师来讲课,都会分享很多新理论和新技术,让我受益良多。”大田县乡下人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启双是技术服务的受益者之一。2012年,在厦门经营茶叶生意的他看到大田茶产业兴起,毅然选择回到老家前坪乡,从老茶农手里流转了80亩向阳坡地的茶园,开启了自己种茶和制茶之路。

  从起初的经验不足、时常碰壁,到如今的经验老到、得心应手,十余年间,林启双跟随县里的步伐开展茶园改造,虚心请教茶叶专家和制茶高手,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茶叶制作培训活动,一步步成长为制茶工程师、二级评茶师,打造出自己的大田高山茶品牌“步乡客”,并收获了2021年首届中国美人茶大赛金奖、2022年大田美人茶斗茶赛茶王等荣誉。

  人才链的延伸,在茶山与城市的互动中书写着新故事。在培育茶产业人才上,大田县还积极指导茶农、茶企申报制茶(高级)工程师,组织参加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活动,举办各类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本地茶农和茶企传承匠人精神,提升茶叶种植和加工等技能水平,持续擦亮美人茶金字招牌。

  科技赋能,人才加持。目前,全县已有茶叶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国内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茶叶加工企业1310家,全县年加工毛茶1.49万吨,其中美人茶4200吨,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当产业链的毛细血管渗透到每个生产环节,当创新链的基因重组打破产业边界,当人才链的活水滋润产业沃土,一片茶叶便演化出无限可能,“链”起发展新活力。

  如今,大田县被评为“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大田美人茶被列入全省重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进入第二批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名单,并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消费帮扶“百县百品”推荐目录。这片土地,正以做强茶产业为支点,撬动着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