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建宁县举办梨产业绿色低碳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梨产业绿色低碳体系创建及评价项目成果,县委常委、副县长姜炜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总经理助理王欢喜等出席。这些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绿色通行证”,不仅让建宁黄花梨站上了行业新高度,更标志着我国农业低碳转型实践迈出了坚实一步。
发布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向建宁县福胜果园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黄花梨产品碳足迹证书及碳标签,并向建宁县绿源果业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农业领域绿色技术评价证书。同时,为建宁县多家农业种植经营主体授予绿色低碳果园等级评价牌匾。
果农陈建国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倡导的绿色种植模式,主动把黄花梨种植接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溯源系统”,严格按照绿色低碳模式育梨,从而大大提升了黄花梨的“含金量”。
建宁县福胜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我们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代替,包括利用一些绿色物理的防控技术。”
借助碳标签的加持,黄花梨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产品已成功打入高端市场。作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及福建省梨产业核心产区,建宁县在梨产业低碳发展上持续探索。
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宝:“本次制定《绿色低碳果园评价体系》时,在对低碳相似课题研究和建宁县各果园进行调研后,确认了从果园建设、种植技术、产品生产,涵盖管理、环境、能源资源、种植等方面的评价标准,筛选了建宁县6家代表性果园。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科研机构,通过资料审核、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打分评级,最终确定了1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绿色低碳果园。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提高建宁县梨产品绿色低碳品牌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此次发证标志着建宁梨产业在标准化、低碳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农产品碳标签制度推广树立标杆,将为建宁县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福州分中心区域主管王峰:“这些证书将为建宁县梨产业带来实际性的帮助,体现在市场端、政策端和产业端。首先在市场端,获证顺应了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一系列证书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建宁梨”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竞争力,助力品牌美誉度提升。其次在政策端,证书是建宁县梨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在绿色低碳领域战略的直接体现,有利于建宁县梨产业获取相应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产业端,获证是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开始,认证和评价活动可以让企业识别减排关键点,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倒逼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绿色低碳是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下阶段,建宁县将完善“建体系+评技术+算碳账”机制,以标准赋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与实践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