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蜜桔的“出山”之路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11-06 08:59

  10月28日,在西际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金黄的蜜桔堆满车间,从分拣、装箱到装车,现场井然有序。叶金华在门口的大货车旁,仔细清点着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蜜桔。“这是今天的第二车,都是运往浙江的。”他一边检查装车情况一边介绍。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应贵介绍,西际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今年是初次投入使用,内部不仅配备多功能双通道分选机,还拥有宽敞的场地,能够大规模处理采收的蜜桔。

  叶金华是浙江金华人,每到三明蜜桔收获的时节,他就会在三明待上两三个月,将这些“甜蜜”运送到浙江金华,再配送到江浙沪其他地区,让更多人可以尝到三明的风味,今年他便租下了这个处理中心。“我已经连续六七年来到这里了,三明蜜桔在江浙沪那带很受欢迎的。”他笑着说。通过多年的售卖经验,叶金华发现了江浙沪消费者对蜜桔的偏好略有不同,上海市民更喜欢果品外观较大的,而浙江人则偏爱果品小巧且甜度高的,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分选果品发往不同地区。

  从9月底开始,处理中心平均每天发货量达2万公斤,一天发出2到3车。蜜桔的好销量源于优秀的品质,这些蜜桔主要是来自西际村、高山村以及周边村庄。“我和这些村的人都是一直合作的,他们种的蜜桔都很好,今年一共收了15户的商品果,总量约75万公斤,目前还在继续。”叶金华指着处理中心的蜜桔说。

  曾在前年获得“桔王”称号、今年再度夺冠的黄立炳是叶金华的“老搭档”,两人在获奖前就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叶老板人很靠谱,我们合作很愉快。我每年把果子包给他销售,都不用操心。”黄立炳一边小心擦拭着自己刚采下的蜜桔,一边感慨道。

  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不仅解决了蜜桔的销路,还带动本地村民的收入。村民既可以通过种植增收,还可以参与采后处理工作。“果子九成熟的时候我们会用机器分拣,能高效率地分出不同大小和糖度,但现在摘下来的果子熟度都比较高了,糖分也都达标了,我们需要用人工来保证蜜桔的质量。”叶金华说。目前,车间约雇有30位工人,多为西际村和高山村的当地村民,还有一支来自江西的专业团队,分别负责分拣、装箱和搬运,形成了高效专业的流水线。为进一步保证分拣质量,两村工人还会对彼此村的蜜桔进行交叉互检。

  为了拓宽销路,今年叶金华还尝试了直播带货。“今年算是一种试水,就在我们车间里面直播,总共卖出了3万公斤左右。”他指向直播的区域介绍,“我们从10月2日开播,持续20天。”这支7人团队由叶金华亲自组建,分别负责预热、宣传、直播、运营等工作。直播总投资30万元左右,但并没有获得预期收益。“我们开直播的时间有点晚了,明年要吸取教训,8月份就要开始做预热。”叶金华复盘道。

  品牌越响,销路越宽。借着沪明对口合作的东风,“三明蜜桔”声名渐起。叶金华申请了“小叶严选”的包装箱,目前主打“三明蜜桔”这一产品。将“小叶严选”印在蜜桔包装盒作为特色标识,也承载着叶金华想让三明蜜桔走向更远的心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