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精心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助推农特产品销售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11-13 17:14

  沙县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于5月12日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一层设立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二层打造了12个乡(镇、街道)的初级农产品展销体验区,集中展示了全区6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100余款特色农产品。运营以来,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通过政策驱动、渠道创新、品牌打造等多种方式,有效发挥了集品鉴、展销、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功能,显著带动了本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牵线搭桥,筑牢“稳定型”产销渠道​

  沙县区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主体受益”原则,以政策引导撬动资源整合,为农特产品开辟两条稳定销售通道。一方面,深化工会系统采购合作,与区总工会共同推进本地农特产品消费帮扶工作,引导基层工会通过中心集中采购农特产品用于节日慰问,既落实了支持本土农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又让职工享受到优质放心产品,实现“政策红利、主体收益、职工实惠” 三方共赢,目前已促成7家基层工会完成10.6万元采购订单。另一方面,打通机关单位消费渠道,与区机关事务中心达成合作,将中心优质产品纳入区政府机关食堂副食品供应名录,创新推出“提货券”销售模式,通过每周五集中售卖,让干部职工便捷选购,累计售券150份、实现销售额3万元,既拓宽了产品销路,更扩大了本土农特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二是品牌赋能增效,打造“高价值”产品矩阵​

  品牌是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的核心抓手。沙县区坚持 “文化赋能 + 地域特色” 双轮驱动,推动农特产品从 “土疙瘩”向“香饽饽”转型。一是做强区域公共品牌,深度挖掘沙县小吃文化IP,精选“江英卤味”、“沙村老卤”、“富口豆干”等17款特色即食农产品,设计开发融入小吃文化元素的 “美味沙县” 伴手礼系列,通过精美包装、文化植入,赋予农产品“食品+ 礼品”双重属性,目前已完成8款样盒设计,成功与广容大酒店、区政府办达成合作,推广礼盒200余份,让“美味沙县” 传递地方文化的“流动名片”。二是做优地域特色品牌,针对高桥镇黄溪坑网红村的生态优势和旅游消费需求,定制设计“乡韵曲洋”、“际口农佰”系列特色礼盒,累计推广103份,实现了“品牌打造、村财增收、乡村宣传”的多重效益,让地域特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三是聚焦主体培育,锻造“领头雁”发展梯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心精准对接经营主体发展需求,从产品升级、销路拓展、品牌推广等方面靶向赋能,助力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针对沙县夏茂康壹家庭农场的黄精系列产品,提供专业礼盒设计服务,优化包装、凸显功效,推动黄精茶礼盒成为市场爆款,累计推广210份、销售额3.15万元,更带动其“黄精粽”在端午节热销,实现从“单一产品”到“系列爆款”的突破;针对沙县岗梧果蔬专业合作社葡萄等季节性强、保鲜期短的产品,量身打造精美礼盒,借助中心实体平台与机关食堂渠道,售出530件、销售额3.18万元,有效破解“丰产不丰收” 的时令销售难题;重点推介沙县区田园谷香农林专业合作社的“南霞”茶仔油及其礼盒产品,通过集中展示、口碑传播使其成为消费者首选,带动 300多户种植户参与产业发展,让经营主体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领头雁”。(沙县区农业农村局 黄裕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