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3-07-19 16:33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这为我们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土”,是产业的根基。一方面是大地的恩赐,体现了自然的根脉,是乡村环境的“土”;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工艺,体现文化的根脉,是人文环境的“土”。三明市一些地方把握地理环境的自然根脉,挖掘历史形成的文化根脉,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有机结合,促进了产业发展。据《嘉靖道光·清流县志》记载,清流县嵩溪镇的豆腐皮与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其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嵩溪镇元山村,清代期间巫氏祖先,通过反复实践,掌握了豆腐皮的制作精髓。2009年6月,“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豆腐皮已成为清流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主导产业。

  “特”,是产业的特色。当前,传统的单一化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农特产品既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要从品种、品质、品牌入手,突出产业自身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靠品种争先取胜、靠品质增产增收、靠品牌赢得先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很多农特产品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生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品牌的发展史。明溪县盖洋镇温庄村的稻米,早在1737年就被誉为“贡米”,可以说“温庄贡米”的品牌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从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突出自身特色,从“卖产品”到“卖品牌”,提升了温庄贡米的品牌价值,让品牌的溢价增加农民收入。

  “产”,是产业的延伸。随着消费需求的日益变化,产业的延伸至关重要。要时刻关注市场动向,挖掘农产品的潜在价值,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努力延长产业链。宁化县淮土镇团结村,因地制宜做好花生、薏米、白莲、小黄瓜等特色产业发展,拓展产业链,包括加工、分选、储藏、保鲜等等。在包装上融入文化根脉,让每个环节都深耕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明市不少乡村充分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作变体验”,使乡村游这个产业越做越大。建宁县溪源乡楚尾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建设垂钓、露营、漂流、烧烤区,户外亲子采摘园以及农家乐等,着力打造集户外休闲、农耕体验、文化学习为一体的文旅康养目的地,让游客享受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慢生活”,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也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做好“土特产”文章,生命力在“土”,竞争力在“特”,持续力在“产”。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增强产业生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定长期持续力,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让“土特产”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奠基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