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闻“四力” 展现老区新貌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3-10-31 15:43

  10月25日,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走进沙县、永安、泰宁、清流等地,近40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编辑记者兵分四路,深入一线实地采访,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增强“四力”,深入采访我市各地文化传承、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发展成效和特色亮点。

  绿色是三明最亮丽的底色。央媒编辑记者走进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沙县红边茶文化产业园、清流兰山茶饮公司基地、清流清龙兰花基地等地,详细了解“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实践路径,深入挖掘项目和文化背后的鲜活故事和工作亮点。

  泰宁县崇际村依托绿色生态、本土文化等资源优势,围绕讲好“鲤鱼故事”,全面、有序、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

  “好香啊!”走进崇际村游浆豆腐坊,央媒编辑记者被阵阵豆香吸引。只见豆腐坊石磨、木桶等游浆豆腐制作工具一应俱全。作为崇际村的特色产业,游浆豆腐采用豆腐树叶子熬制而成的陈浆和本地非转基因黄豆制作,口感细腻润滑,有着上千年的制作和传承历史,制作技艺入选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的茶园一年能产出多少红边茶?”“生态休闲观光茶园主要特点是什么?”央媒编辑记者带着对“绿叶红边”的好奇,走进沙县红边茶文化产业园。

  绿土地生“金叶”。沙县红边茶文化产业园内含沙县红边茶茶文化馆、生态体验休闲观光茶园、旅游民宿等三个区域,是集茶叶种植加工、品种研发、茶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康养之地。目前,茶园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红边茶150吨,加上茶园生态游,产业园年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怡人。”在抵达清流县天芳悦潭度假村后,央媒编辑记者们不约而同发出感慨。

  立足锗泉水、地方文化等资源优势,2019年以来,天芳悦潭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认定为“全国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

  以天芳悦潭度假区为龙头,清流县整合县域红色、绿色等旅游资源,围绕“一心两翼三线”发展格局,串点连线林畲毛泽东旧居纪念园、赖坊樱花园等景区。

  “今天到毛泽东旧居、林畲镇石下村等地采访,看到了清流县秀美的风景,感受到了清流县人民的热情,对‘太极水城 怡养清流’八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编室编辑杨轶男说。他将从清流县文旅融合发展、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角度进一步挖掘探索,努力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让更多人看到清流,了解清流,走进清流。

  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报道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此次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安排了记者到基层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今天在沙县区夏茂镇,我们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制作沙县小吃,一起采茶制茶,让我对当地的富民产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我们写出带着茶叶清香、带着泥土气息的报道。”结束了一天“美味”的采访后,新华社记者屈婷分享了体会。

  在永安市霞鹤村,央媒编辑记者与村干部共同开展劳动。他们戴着手套,拿着锄头、铁铲,在田地里堆好枯草废料、疏松泥土,为后续土地认领、种植打好基础。阳光热烈,大家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这次来到霞鹤村,走入田间劳作,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的,让我感受到了劳作的辛苦,我将把它视为一份珍贵的感悟和催人奋进的力量。”中国医药报社理论评论中心副主任满雪收获满满。

  炒糍酥、打糍粑……央媒编辑记者在泰宁县与当地群众一起体验劳动乐趣,为讲好三明故事、写出有温度的新闻挖掘更多的线索和细节。记者田潇说:“通过打糍粑、挖芋头等活动,体验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看到了这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火热图景。我会在今后时时关注当地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将继续在沙县、永安、泰宁、清流等地开展蹲点式学习调研,深入挖掘基层一线、人民群众的动人故事,积极创新传播方法和手段,生动记录三明新发展、新气象、新成就。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