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庭院的经济故事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4-05-09 10:18

  门前桃梨屋后瓜,葡萄提子挂满架的生态小院景色宜人;饭菜可口,特色鲜明的民宿小院颇具吸引力;直播、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小院蓬勃发展……

  “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庭院经济指明了方向。2023年,建宁抢抓被确定为省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契机,创新推广“美丽庭院+”,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自家院落,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

  或焕然新生、或整装待发,生机勃勃的美丽庭院,已在建宁多地开花,构建起庭院经济“产、销、游”的发展新体系,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小缩影。

  绿美庭院,致富增收

  一排排篱笆扎起,围成小菜园,鸡鸭圈养,房前屋后干净整洁……4月21日,走进建宁县黄坊乡武调村,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午饭后,黄坊乡武调村脱贫户余远近,在菜园里翻地,准备种下辣椒苗。

  前些年,老余还只靠着水电站上班的微薄工资养家糊口,妻子要照顾常年生病的儿子,由于缺乏劳动力、家庭收入渠道单一,一年到头,日子过得很紧巴。

  乡里联系了县里的“庭院经济”技术指导员找到余远近,根据他家房屋庭院的特点,帮助谋划了一批庭院经济项目,并无偿提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翻开老余的账本:庭院周边果树收入1000多元;房屋后圈养几十只果山鸡、土番鸭,池塘里的鱼能卖出2000多元;1亩多的菜地四季产出收益近1000元;他轻度残疾的妻子利用农闲时间到周边民宿、农家乐打零工,一年也能挣个2000元至3000元。

  有了这笔收入补贴家用,他家的日子过得比往年轻松多了。

  黄坊乡武调村结合当地研学游产业,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菜、种果、养鸡养鸭,直接销售给本村的农家乐和研学基地。同时,在庭院里经营小商铺、快递驿站等服务业,带动103户农户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沿着城高线,走进濉溪镇大源村肖家陇小组,路旁大树绿荫掩映,路边的庭院门前,整齐排列的小菜园里,辣椒、黄瓜、茄子长势喜人,葡萄藤子挂满架。

  大源村规划建设之初,便预留了房前屋后荒地、闲置地,近年来,由镇村统一规划设计,就地取材,搭建瓜果棚架,垒起小院墙,形成一道道风景线。

  “养蜂既不耽误干农活、打零工,又能‘甜蜜’增收。我总共养了20来箱土蜂,预计可产蜂蜜75公斤,收入在7500元以上。”均口镇修竹村村民刘发建在自家院子里,查看蜜蜂状况。

  修竹村生态美、环境优。春天,有成片的油菜花盛开;夏秋时节,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修竹村将“最美庭院”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农户发展时令果蔬、养殖家禽、蜜蜂等小型种养项目,将新鲜果蔬销往附近民宿、农家乐,促进农户增收。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建宁县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村民进行庭院微改造,先后打造了大源村产业融合庭院、器村村畲族文化庭院、高峰村文旅观光庭院、武调村种养产业庭院等多种类型的美丽庭院。

  多元产业,形成规模

  小院儿美了,院里的致富故事也越来越多。

  “我们发展庭院经济,有两个重要目标: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和农家美起来;改变群众收入状况,让村子和百姓富起来。”建宁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苏卿南说道。

  油浆豆腐、沙洲鱼干、兰溪红菇、东风茶油、笔架米铺、隘上茶韵……在伊家乡都上寻味古街,一排古风古韵、装修别致的商铺内,展示着琳琅满目的原生态食材。

  “落脚到增收,一定要有购买、有市场。”苏卿南语气肯定。伊家乡的“寻味古街”就是一个有效载体。在这里,游客可以直接购买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种出的时令蔬菜和生态食材。

  同时,村民在自家庭院,搭建抖音直播场景,售卖农产品,让庭院经济搭上电商“快车”,实现联农带农增收150万元。

  “乡里引导我们在古街的庭院集中展示、销售本地土特产,‘一村一品’的经营模式,让我们的生态食材更好地走出去,卖得更好,增加收入。”沙洲鱼干店经营者何水生高兴地说。对于店铺的经营,他信心十足。

  然而,在庭院经济发展中,推动一家一户走向专业化、体系化仍然要下一番苦功。

  以种植业为例,必须在一方庭院中提升加工能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形成产业化经营。

  每年盛夏,春花农场小院里,热闹不已。房前是一片碧绿的稻田,屋后的几十亩翠冠梨、黄桃、猕猴桃果实缀满枝头。

  庭院右边是一排民宿、房车,游客在此休闲娱乐,左边是100吨农产品储藏保鲜库,村民在生产制作无任何添加剂的黄桃、黄花梨的罐头、果脯等产品。

  “梨子不愁卖,还能在家门口上工,太好了。”65岁的陈大爷笑着说,自己的梨子卖给春花农场,又在农场帮忙制作果干,每天工资160元,能干两个多月,增收1万余元。

  近年来,春花农场平均每年收购周边村民的黄花梨、黄桃约8万公斤,旺季时,除了聘请村民制作果脯,还有果园采摘,民宿餐饮、卫生等,带动周边妇女、老人家门口就业100余人,可实现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

  在里心镇上黎村、岩上村、花排村等地,村民利用庭院周边的闲置地,进行简单改造,发展庭院特色食用菌种植,实行食用菌集中制包、分散出菇,增加农户庭院生产环节收入。

  乡间小院,游客盈门

  盘活一亩三分地,接二连三出效益。

  沿着竹林,穿过石蛋群,便来到了高峰村林家福园,朴素的农家小院门前,林华正在门口剥小笋。

  “春夏踏青赏花,秋天采摘瓜果,我们这儿四季景色宜人。”林华说,不少游客到我家的庭院歇脚喝茶,品尝农家小菜,临走时还会买一些本地的农特产品,我家的收入连年增加。

  濉溪镇高峰村、大源村、圳头村等村,依托“环金铙山绿色产业发展带”资源优势,推行“一院一景、一户一韵”,将美丽庭院改造成特色民宿、农家乐、小超市、土特产销售店、快递驿站等。

  善水园、香溪花谷、清华民宿……每逢春夏季赏花季节,民宿一房难求。

  目前,仅高峰村共有民宿14家、农家乐5家、农家超市4家,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从事旅游服务,带动周边10余户脱贫户,通过农闲时间零星务工、售卖农产品,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

  乡村游走红,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2021年底,徐宜强和廖登辉回到村里,对老宅进行改造,自己拍视频、当主播,搞起了“直播带货”。

  他们卖的不是农产品,而是自家院里的好风景。

  一方庭院,满目风景。在破水缸里养荷花和小金鱼,给石磨做个木脚架,就成了小茶桌;在谷仓旁边挖开荷塘,既可倒映晚霞,又能随时钓鱼;在小菜园里,种上西瓜和蔬菜,给旁边的杨梅树、梨子树、桃子树清理杂草……在改造中,小院子逐渐充满生机。

  他们在院子里拾掇出几处地方,可以喝茶、吃饭、烧烤、露营。去年,吸引了超过1万人到院子游玩。眼下,老房子的住宿设施正在抓紧完善,夏天游客多起来,庭院里的惬意时光,将更加悠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