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远由:绘就“硒”望田野新画卷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5-11-18 15:50

  “好,又套中一个!”10月29日,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的乡村大舞台前一片欢声笑语,重阳节敬老活动正在温情上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卢远由一边忙着帮老人准备饭菜,一边招呼大家参与互动游戏,不远处的白墙黛瓦与彩虹步道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画卷。

  谁曾想到,如今这个村民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几年前还是一个亟待“破局”的“软弱涣散村”。提起村庄的蝶变,乡亲们总会感慨:“多亏了卢书记这个‘领头雁’!”

  2018年卢远由上任时,王坑村发展停滞不前,如何让村子“活”起来、让乡亲们富起来,成为他面临的最迫切任务。经过反复调研,卢远由将目光锁定在村里的富硒资源上——脚下的富硒土壤,就是王坑最大的潜力。

  找准方向后,卢远由与村“两委”迅速行动:创新推行“党建+种养+品牌”模式,成立碧丰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4000亩闲置荒山闲田,培育出小籽花生、麻面南瓜、莲子等富硒特色农产品,还注册“朱口小籽”“朱口仙子”等品牌,让“土特产”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合作社优先吸纳困难群众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村民既能获得土地租金,又能挣取务工薪金,户均增收超6000元,富硒产业成了村民的“致富引擎”。

  产业有了根基,卢远由心里更有了底气。在市委宣传部等挂钩帮扶单位及驻村干部的积极推动下,王坑村着手提升村庄“颜值”与“气质”。村里积极争取各类资金补助,推进房屋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弱电杆线下地,打造了劳动实践基地、乡愁驿站、荷塘营地、乡村舞台、趣水三塘等景观节点。卢远由说,改善人居环境,既要让村民住得舒心,也要吸引游客愿意来、留得下。

  如何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卢远由与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共同谋划,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响品牌。依托富硒康养农业示范园,开发赏花踏青、农事采摘等“一日游”项目;建设研学写生基地,承接团建和社会实践活动,昔日偏僻的小村庄,渐渐成了旅游“网红村”。

  为让乡村活力长久延续,卢远由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探索出“134”乡村治理模式:组建保洁队、巡逻队、劝导队和考评组“三队一组”,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广“红黑榜”道德激励平台,引导党员亮岗履职,充分激发村民自治热情,走出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如今的王坑村,周末及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数百人,年接待量超2万人次。农户种的花生、南瓜成了抢手的伴手礼,农家乐座无虚席,村民编织的手工艺品、晾晒的辣椒干,也借着游客口碑打开了销路。“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余绍其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凭借突出的工作成效,卢远由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获评“三明市乡村振兴人才”。王坑村党支部也荣获“三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等。

  “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在卢远由心中,自己只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名追梦者。接下来,我们还要抓牢富硒资源这个“金娃娃”,将王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