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永安市深入挖掘和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持之以恒抓好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争取各级非遗项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80余万元,用于小陶红军标语旧址群之慎修堂和槐南溯源祠2处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其中大湖闽师旧址群大厝、赖荣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和小陶树荆堂已完成建设工作;做好传承弘扬,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完成第四批永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工作,新增青水畲族剪纸、闽王祭典习俗、罗坊腊鸭制作技艺等10个非遗项目,项目名录于4月份经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丰富文化生活,坚持挖掘利用“永安味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乡愁、乡情、乡音”地方传统文化的文章,举办“灵蛇献瑞·福满燕城”永安市民俗非遗展演和元宵民俗晚会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搭建展示平台,将安贞旌鼓、二十八星宿花灯、板凳龙、棉花灯等我市传统民俗发扬光大,活动的相关话题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点赞,累计吸引15.8万余人次参与和观看持续;实施“文化三下乡”“福建百姓大舞台”“新春送联”“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12场次,服务群众3.2万人次。(永安市农业农村局 郑丽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