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农药助力产业转型——第二十四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观察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4-10-23 10:10

  10月19日,2024中国农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开幕。会议聚焦粮食安全、生物科技、智慧农业、大食物观、气候与农业韧性等热点内容,设置科技成果发布、院士专家报告、热点专题研讨、创新成果展示、科普巡讲等特色板块,汇聚政府部门、科研界、教育界、企业界等各方智慧,搭建高水平、综合性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成果推动创新发展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实现了耐盐碱、耐密植、高产高油、抗病抗倒、宜机等优异性状聚集;国内首创的甘蓝联合收获机实现了甘蓝从拔取、输送、切根、剥叶到集箱的联合收获作业;兽用疫苗无针注射免疫技术,突破连续无针精准注射兽用疫苗的技术难题,实现疫苗精准定位于真皮、皮下或肌肉组织……

  会议期间,中国农学会重点发布了2024年“三新”成果30项,涵盖重大新技术9项、重大新产品11个、重大新装备10件。这些成果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等多个环节,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名词被誉为“术语标准中的标准”。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科技交流、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版农学名词于1993年审定公布,至今已30年有余。

  2021年8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农学会启动新版农学名词编审工作并在此次大会发布。“这项工作集聚了百余位农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细化学科分支、制定名词收录框架、编辑和审定名词名称、增写名词释义,新版《农学名词》涵盖了总论、粮食作物、饲用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等19章内容。”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介绍。

  大会同时发布《2022-2023农学学科发展报告:基础农学》《中国农学会2024-2025年度研究课题》。其中,学科发展报告选择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6个分支学科领域,总结学科最新发展状况,分析研究热点和重要进展,开展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比较,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跟踪基础农学学科发展动态、指导农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前沿访谈探路智慧未来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论坛期间,一场围绕“智慧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访谈热烈展开。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认为,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而智慧农业的本质是智慧科技与农业科技的融合,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了近40个项目,围绕大型玻璃智慧温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技术落地方面实现了温室专用材料和装备的国产替代,在育种育苗上积累了丰富资源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数字化方面构建了作物生长、经营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凯盛浩丰集团董事长马铁民介绍。

  “仍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社会化管理是无人农场的四大关键技术,其中数字化感知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例如精准获取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的难度较大。此外,智能装备高水平应用也面临挑战,如不同地块和路面规划下的智能作业,以及无人驾驶的田头转弯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突破。

  面对当前智慧农业生产“盆景多、风景少”的困境,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林分析应加强基础理论创新,解决农业复杂场景下数据来源均衡化、标准化等问题,将技术简化到农民会用且愿意用,增加智慧农业的示范项目,同时提高智慧农业农产品的附加值。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在国家鼓励发展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先后建立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其中一部分建立了智慧农业研究生学科。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表示:“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农艺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智慧农业学科特点鲜明,同时也存在装备投入高、多学科交叉融合难、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此,曹卫星建议未来应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理念,突出多学科交叉、本硕博贯通、教科产融合和国内外交流四个核心内涵,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同时,面向广大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也至关重要。

  学术分享激发科研活力

  为聚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中国农学会今年特别邀请多位院士专家,从农业减排增效、农产品加工储运、耕保技术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玉米单倍体育种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学术报告。

  玉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总产最高和全球种子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培育杂交种亲本一般需要连续自交纯化8代或更长周期,效率较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及团队创建了玉米单倍体快速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并拓展至多个作物,让作物育种“坐上高铁”,为新型跨作物通用快速育种技术体系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在成果交流分享环节,陈绍江作题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报告,这是中国农学会提名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重大科研成果。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源超作《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围绕大豆全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布局8个研究团队,根据产业需求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科研的进展。多年来,王源超团队始终把提升大豆产能作为主攻方向,与大豆主产区之一的安徽宿州建立长期紧密合作联系,2024年建设2个万亩示范片,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依靠“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改变了人们主要依靠良种提高单产的传统路径,将大豆产量最高提升到每亩322.95公斤。

  时隔多年,中国农学会重启年会,并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合并举办,共商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有助于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会议提出,要绷紧时不我待的“思想弦”、打好补短扶弱的“攻坚战”、甘坐农业科研的“冷板凳”、培养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