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拓展“一家四业”产业衔接机制,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11-28 10:06

  脱贫攻坚期间,大田县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创新“一家四业”产业扶贫模式,多渠道增加脱贫户收入,努力让每个脱贫户实现安居乐业。

  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要求,该县拓展“一家四业”产业衔接机制,鼓励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产资源,拓宽好“房前”劳务业、挖掘好“屋后”种养业、提升好“院内”手工业、维护好“屋顶”光伏业,促进农户、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拓宽好“房前”劳务业。针对一些有一定劳动能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通过入股、投工等方式,带动918户脱贫户实现年增收6000元。比如,裕田生态农业组建“扶贫大棚”,引导67户农户对165亩闲置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其中脱贫户5户5.08亩,每年每亩可获1050元-1400元的租金,同时返聘为工人,采取投工入股、收益“四六分成”的形式,成为“一手收租金、一手领股金”的“双薪”农民,共带动67户农户就业。

  挖掘好“屋后”种养业。针对一些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的情况,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农户、脱贫户发展原生境金线莲、林蜂养殖、肉兔养殖、奇珍异果等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今年给予49户脱贫户产业规模典型户产业补助资金每户1万元,形成以点带面效果,促进1652户脱贫户年增收3000元。比如,吴山镇阳春村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深挖“认养农业”模式,将传统农业的“产供销”转变为“销供产”,累计流转200多亩并全部实现认养,带动61户村民户均增收1.2万元,其中脱贫户3户,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

  提升好“院内”手工业。针对一些有一技之长因病因残等原因无法走出家门务工的情况,引导制茶、编制小手工艺品、伞具、箱包、电子产品等来料加工的手工业;传承乡村传统工艺,如九层粿、绿豆饼、麦芽糖、米糕等小食品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开展送技术、送设备、送原材料和成品包销的模式,让脱贫户足不出户、在家上班,实现“增收不离家”,带动556户脱贫户实现年增收6000元。比如,吴山镇发挥镇内茶业大户、合作社、茶企等的帮带作用,分类引导农户参与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或到茶厂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又如,东升包装等企业采用送原材料入户的形式,让农户在家中加工半成品,以计件计量的形式获取薪酬。

  维护好“屋顶”光伏业。针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深度贫困户,2016年大田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全县共建设光伏16.449兆瓦,实现2112户的脱贫户年增收7500元、31个脱贫村、32个空壳村年增收4.5万元、2个贫困乡年增收30万元。及时将村级光伏电站发电收入2772.15万元、财政补贴2347.04万元等资金收入及支出情况准确规范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做好后续管理,中标公司承担运维14年及保险15年,有效对光伏电站进行精细化管理维护,及时做好发电异常处理36个,实现光伏电站持续发挥效益。

  今后,大田县将加强庭院经济发展分类指导,帮助农户科学规划庭院经济布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打造庭院经济示范典型,高质量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陈丽芸)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