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毛木耳通常进入第二批生长关键期。做好春季管理工作,对提高毛木耳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一、温度管理
毛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34℃,最适16℃-25℃。遇到倒春寒时减少通风,采取覆盖薄膜等保温措施;温度超30℃时,加强通风,喷水降温,维持适宜温度范围。
二、湿度调控
毛木耳出耳期空气相对湿度需保持在85%~95%。宜使用雾化喷头均匀喷洒,避免菌袋表面积水。晴天早晚各喷1次,阴雨天减少喷水次数或不喷,保持耳片湿润呈深褐色,但又无水珠滴下为宜。喷水时注意干湿交替,避免高温高湿引发“流耳”。
三、通风换气
毛木耳是好气性真菌,需保证棚内空气流通和氧气充足。通风应与喷水相结合,喷水前先将棚四周膜网掀起,一般喷水后1-2h待耳片稍许变白时再将膜网放下。成耳期注意通风不足,易形成“鸡爪耳”“红冠耳”。
四、光照调节
毛木耳生长需一定散射光。强光下耳片肉厚色深,弱光或黑暗环境下耳片薄且色浅。可通过调整遮阳网或草帘覆盖程度,控制光照强度,提升耳片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病虫害高发期,需加强预防。保持耳棚清洁卫生,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采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如悬挂黄板诱杀成虫、夜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虫口密度。
六、转茬管理
毛木耳可连收3-4茬,前两茬产量高、品质优。根据耳片成熟度不同,一般采大留小,每潮耳挑采2-3次。采收后及时清理穴口残留耳基,清洁耳棚,停水3-5天。待菌丝恢复后喷水,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85%-95%,进入下潮耳管理。
做好春季毛木耳管理,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转茬管理,可保障毛木耳高产优质,促进永安毛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永安市农业农村局 张雪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