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3-04-17 09:45

  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多在私人领域讲道德,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而言之,对于权属明确为私人所有的物品,人们通常会加以呵护并减少损害,而对于看似所有权不明的“公共设施”,则多抱有“损坏了无需赔偿”等心态。

  譬如,当人们借用朋友物品时,多数会按时归还,避免损害,充满感激,一旦使用公共物品,有的则少了爱惜之情,还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据为己有。

  在现实生活中,要减少这种公共生活缺少约束换来的尴尬,需要管理人及时发现、制止破坏公共设施行为的发生,且无论损失多少,均应追责到底,让行为人承担相应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共设施管理者本着不愿得罪人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选择重新购置物品也不愿追责行为人,以至于“公共财产成了无主财产”。

  公共设施及物品的管理需跟上时代的步伐。可将新技术应用到管理维护公共设施中,安装报警系统和定位设备,提高对破坏、窃取者的威慑。

  公共设施的受呵护程度是映射现代文明进程的一面镜子。人们对公共设施的爱护程度,体现出公民文明素质,也是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表征。只有在市民自觉与文明管理等方面不断下功夫,才能尽力克服公共生活中个别人贪图蝇头小利的问题,进而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到完善的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