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要闻 > 农业新闻

大田:这片基地种出的甘薯甜如蜜!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021-08-17 09:23 字号:

  “甘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市场培育转型比果树等农作物快,它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仅次于水稻,已经成为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近日,省农科院研究员邱永祥来到大田县湖美乡元安村甘薯试验基地,向村民传授新品种甘薯高效栽培技术。 

  邱永祥是福建省薯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他带领省农科院科研团队,自主选育的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福薯604”,具有耐薯瘟、产量高和淀粉率高等优点;培育的食用型甘薯“福薯806”,口味甜、品质好、适合本地种植,在全省的种植中表现良好。 

  2018年,“福薯604”通过国家甘薯品种登记。2019年,该品种甘薯经过验收,成为福建省甘薯主推品种。“甘薯俗称‘地瓜’,有四个类型的用途。”邱永祥介绍。 

  食用型甘薯蒸着吃,要求品相好、大小适中、煮汤不散、吃起来口味甜和没有异味;淀粉加工型甘薯,其加工后的“地瓜粉”可烧菜勾芡,做成粉丝等,鲜薯要含淀粉多、水量少;加工型甘薯主要做地瓜干,薯肉颜色的深浅和含水量的高低,要求均不同,这样产品才会有区别;高产型甘薯食用和作为饲料两者兼用,追求产量。 

  “因为选择品种需要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条件下进行。一个基地只是一组数据,我们要综合多组数据找出表现好的品种,然后在全省推广。”2020年9月,邱永祥团队参加了大田县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他们通过实地考察,选定在湖美乡元安村建立甘薯试验基地,选育适合当地栽培的新品种。 

  湖美乡位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闽湖之滨,是首批“国家级生态乡”。湖美乡的元安村土壤为红黄壤,村内平均海拔450米,年平均气温1819,无霜期长、雨量充沛。这里传统种植“一稻(水稻)”“两豆(大豆、花生)”“三薯(马铃薯、甘薯、木薯)”的历史悠久。 

  邱永祥把大田县区域甘薯品种筛选工作,都集中在元安村。甘薯试验基地面积26亩,试种的甘薯品种有160多个。这些品种都是省农科院近年来新培育的,收成后由农科院回收,最低保护价每公斤1.6元。 

  “种甘薯比种水稻容易,瓜果如果不及时采收,会烂在树上或者地里,但甘薯不会。”邱永祥分析道,“番薯成熟期为80天到180天,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能采收。” 

  同行的三明市农科院退休的高级农艺师涂前程,对基地薯苗生长情况做了比对,建议大田今后发展经济作物,可优先考虑以甘薯类种植为主。“不管是发展食用型甘薯,还是加工型的甘薯,都有广阔的前景。” 

  涂前程介绍,元安村甘薯试验基地里试种的“六鳌地瓜”,又名“西瓜红”,是莆田农科院培育的良种。这个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丰富,有淀粉、糖、膳食纤维和花青素等,本地市场每公斤卖10元,海南每公斤卖20元,有的地方每公斤卖到100多元。 

  三明市甘薯产业发展布局有地方特色。沙县区和永安市菜用甘薯用量在全省最大。清流县、明溪县紧邻世界“地瓜之都”连城,可以发展地瓜加工型产业。大田县靠近闽南地区,是淀粉型甘薯的主要消费产地,也是食用型甘薯生产的重点区域,依托元安村甘薯试验基地等筛选的淀粉甘薯前景可观。 

  “从为了填饱肚子到卖钱致富,甘薯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产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为抗疫保增产,各地都在向省农科院申要良种甘薯种苗,供应非常紧张。 

  元安村种植大户刘全省和省农科院合作后,负责新品种甘薯的种植管理。他弯腰在甘薯田里忙碌,希望专家们带来的甘薯新品种,能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有更大收获。 

  “试验筛选不同的甘薯,研究目标不一样,特定的甘薯品种,适应特定的市场需求,要根据种植者的意愿来选择。”邱永祥介绍,“新品种的考核指标,要求适合各地不同种植条件。薯蔓不能太长,避免营养会被分散,而且要易于开展机械化收割。” 

  邱永祥告诉刘全省,甘薯新品种的科研是为了走向市场。“对新品种进行个体选择,看当地农户需要什么类型,我们就提供支持。”他同时表示,“我们愿意一家一户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现在更倾向于向专门从事农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户推广。这些农人对新品种和新技术接受度高,等他们先种出成果来,就可以带动周围的农户一起发展。”元安村甘薯试验基地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做实验。把筛选出来的新品种投放到市场,实现销售对接形成产业链,让生产者找得到消费者,消费者也找得到生产者。  (林生钟)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