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要闻 > 农业新闻

一粒小种子 田野绽芳华——我市全力推进“中国稻种基地建设”

来源:三明日报 2022-03-30 08:51 字号:

  三月,一场场春雨过后,希望的种子在田间抽出嫩绿秧苗,透露出成长的渴望。不久后,一株株沉甸甸的金黄稻穗,将承载起广大农民的“致富梦”。

  在三明,“小种子”成就“大产业”。

  2021年,全市制种面积28.8万亩、产量6300万公斤,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市,我市生产的稻种除满足本省需求外,95%销往南方各稻区或出口东南亚国家。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

  市委、市政府依托青山绿水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增创绿色经济新优势。

  制定《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确立以建宁为核心区,泰宁、宁化、沙县为重点区,尤溪、将乐等县为辐射区的三区布局,我市构建起中国稻种基地建设的“四梁八柱”。

  种业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通过对接政策、整合资金、完善基础、做强园区,我市不断为种业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目前,建宁、泰宁、宁化等县建成高标准制种田24.2万亩;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成为全国第三个、福建省首个以水稻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何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

  以打造“中国稻种基地”为抓手,我市强化龙头培育,科荟、天力、禾丰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新品研发、示范种植、技术推广等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

  其中,科荟种业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的水稻种子企业,公司出口越南的杂交水稻占全国总出口额度的40%以上,占福建省种子出口总量的90%以上;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常年制种规模达到6万亩以上。

  引进全球种子行业龙头先正达集团中国等产业链中、上游企业;金色农华、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国内知名水稻种子企业在我市建立种子生产基地……补链强链延链,切实推动了三明种业融合发展。

  而创新,则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立足发展实际,我市强化种业科技支撑,支持市农科院建设福建省水稻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三明(沙县)中国稻种南方研发展示基地,逐步构建起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2015年来,谢华安、张洪程、颜龙安等种业领域专家院士入驻三明,建成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三明种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目前,由谢华安院士领衔在我市培育的“汕优63”“汕优70”“威优77”“Ⅱ优明86”等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4亿多亩。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有229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福香占、“明轮臻占”在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上获(籼稻)金奖。

  如今,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北有张掖,南有建宁”等称号逐步获国内种子行业认可;“建宁水稻种子” 成为全国唯一的水稻种子地理证明商标。

  金黄的稻种,成为了绿色发展“新名片”。去年,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列入我市绿色经济发展重点攻坚项目,迈出了种业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站位高,措施实,成效显。今年2月,建宁、泰宁、宁化、尤溪入选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认定名单,标志着我市种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眼下,制种产业每年为我市3.6万农户带来7.2亿元的纯收入,奏响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悠扬乐章,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